2020年居屋申請已在10月7日截止,根據房委會公布,今期居屋共接獲23萬宗申請,超額約32倍。而在2018及2019年的居屋申請中,則分別有27萬及31萬宗申請。所以就申請人數來計算,今年居屋申請數字是自政府2018年將居屋定價與市價脫鈎後最少一次。
市民置業信心大減
今期居屋包括鑽石山的啟翔苑、火炭的彩禾苑、馬鞍山的錦駿苑以及粉嶺的山麗苑,合共提供7,047單位,連同18個收回重售單位,今期可供出售單位總數為7,065個。因疫情緣故,最低單位售價由原先定價的123萬元再下調至117萬元,令首期不用6萬元便可成為業主。
居屋的二人家庭入息限額由去年的每月58,000元大幅提升至66,000元,理應有更多市民符合資格。由於售價吸引及提高了入息上限,筆者曾經預期今期居屋申請人數應該不少於去年的31萬人,但結果顯示今期居屋申請人數卻是減少了8萬人至23萬人,減幅達25%。申請人數減少估計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香港經濟,重創各行各業,令不少打工仔擔心一旦過了政府保就業計劃後能否繼續保住份工,以致減低市民的置業信心。
剛性需求依然強大
另外,申請人數下跌第二個原因相信是與英國推出「5+1」BNO新政策有關。最近筆者接觸了一些年輕人,發覺他們對香港的前景失去信心,他們不願意在香港置業,拒絕成為香港樓奴,部分更表示明年會藉着英國BNO的新政策而移居英國,故此縱使他們有資格抽居屋,也索性乾脆慳回250元的白表居屋申請費用,一改過往抽居屋有如購買六合彩的踴躍心態。這情況的確令人擔憂。
近期市場上多了很多海外樓盤廣告,特別是英國樓盤,英國樓價很多時只需要約200多萬元,相比香港高昂樓價來說的確很具吸引力。海外樓盤廣告的增加充分反映香港人對英國樓宇的需求,同時也反映減少了香港年輕人在香港置業的需要。但話說回來,雖然今期居屋申請人數因疫情緣故大幅減少,但畢竟23萬人仍然是非常大的數目,反映市民對資助房屋的剛性需求仍然非常之高,因此期望特首在新一份的施政報告仍然將房屋問題視為重中之重,繼續加大力度拓展土地,以及增建更多資助房屋。
撰文 : 謝順禮 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
欄名 : 專家論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