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首頁 加入我的最愛
本會網址為:www.hkreaga.org
新聞詳情
公屋輪候5.8年 需加快覓地 - 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經濟日報專欄
2021-06-21 12:08:39

根據房委會公布,截至3月底,香港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.8年,創22年新高,當中長者1人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3.6年,兩者分別較去年12月底上升0.1年及0.2年。

港府公布現時共有25萬宗公屋申請,當中約有15.3萬宗為一般公屋申請,約10萬宗為長者1人申請。

最近房委會召開周年特別會議,多名委員對高達5.8年的輪候時間表示高度關注,並提出多項建議,當中包括:增加地積比、縮減公屋審批的時間,以及改善建屋程序等,藉以加快房屋供應。另外,有委員提議政府應大規模重建樓齡較高的公共屋邨。對於重建公屋,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,公屋結構質素應該可以居住50年以上,如果經過結構全面檢查及加固工程之後,可居住樓齡更可以大幅延長。加上重建公共屋邨涉及龐大的原區安置及搬遷等複雜問題,故此預計政府傾向不會採納。

因此,政府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多管齊下,覓地建公屋。香港現時有1,000公頃由發展商持有的農地、74公頃棕地,以及1,200公頃的祖堂地,合共大約有2,300公頃的土地,如果能夠從這方面取得一半土地以興建公屋的話,便可以有效解決公屋問題。但由於這些土地涉及私人業權,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作收地亦可能會引發漫長的官司訴訟。

郊野公園邊陲撥地解困

因此筆者認為,政府應該考慮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,因為這樣便可以避免涉及私人業權的糾紛,亦沒有搬遷及賠償問題,土地開發成本也較低,行政上需要的時間也較短,例如在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170公頃中,只要撥出60公頃,便可以興建3萬伙公營房屋,即可解決燃眉之急。但長遠來說,相信只有明日大嶼計劃才可以徹底解決香港長遠土地不足問題。

假如政府未能成功大量覓地興建公營房屋,在整體社會壓力下,為了縮短公屋輪候時間,政府有機會再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現時的7:3進一步調升,如此一來只會令私人住宅供應量進一步減少,從而間接推升私人住宅樓價,對於日後政府希望緩和本地樓市的期望將會難上加難。

撰文 : 謝順禮 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

欄名 : 專家論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