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首頁 加入我的最愛
本會網址為:www.hkreaga.org
新聞詳情
金管局彈性處理樓花按揭 - 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經濟日報專欄
2024-12-23 11:30:47

香港樓價從高位下跌接近三成,令過去選用建築期付款購買樓花住宅物業的買家,將面臨因銀行股價下跌需要額外填補相關差額的嚴重問題。

 

假若一位買家在高位用樓價$1,000萬元萬買入物業,並且選用建築期付款支付15%樓價,如果在樓花落成收樓的時候,樓價不幸下跌三成,這麼該物業的估價就會從原先1,000萬元下跌至700萬元。按照金管局一直以來的規定,銀行只會按照最新的估價700萬來借出七成的房貸,也即按揭金額只有490萬元,這樣該位買家就需要支付合共510萬首期,減去在建築期支付的150萬元,他還需要預備多360萬元才可上會。買家相比原先只需再支付150萬元首期,便足足額外支付210 萬元,必定會令他大失預算。

 

假若買家未能額外拿出210萬元現金充當首期,這樣他很大可能會被逼選擇撻訂。而按照市場資料,在過去三年一共有大約有3,500至4,000個住宅物業是採用上述建築期付款的計劃。換言之,在最壞的情況底下,市場有可能會出現數以千計的樓花撻訂個案,從而掀起新一輪的撻訂潮,這對香港樓市將極為不利。截至今年9月,香港共錄得近400宗交易後撻訂個案,較去年全年多出逾一成,今年撻訂宗數已屬近四年最多,而且撻訂潮已有蔓延至豪宅的跡象。

 

避免新一輪樓花撻訂潮

 

幸好金管局有見及此,果斷地出手放寬在高位入市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。按照本次的特別安排,凡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,買家若選用了建築期付款的住宅物業,容許銀行把原先七成按揭上限放寬至八成按揭。此外,金管局同時也將供款入息比率的上限由五成上調至六成,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買家因估價下跌而額外支付相關差額的壓力,最重要是可以避免新一輪的樓花撻訂潮。

 

另一方面,金管局發出上述新安排指引後,包括滙豐、中銀、恆生及渣打等各大銀行,紛紛表示支持上述的特別安排。由此可見,無論金管局以及銀行的態度及立場均不希望看到樓價持續下跌,大家都樂於看見香港樓價能夠穩定下來。只要香港樓價能夠穩定下來,市民對入市的信心就會增加,而發展商也會增加投地的機會,這樣就可以增加政府庫房的賣樓收入,從而有助減少香港財赤。

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經濟日報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