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首頁 加入我的最愛
本會網址為:www.hkreaga.org
新聞詳情
賣地收入創21年新低 - 總會榮譽主席謝順禮博士經濟日報專欄
2025-04-16 11:30:29

今年政府財政赤字高達1,000億元,其中一個主因是政府賣地收入大幅減少,截至2024年年底,政府財政年度賣地收入只有約40幾億元,創沙士後21年來賣地收入新低。

按今年財政預算案賣地收入預算為330億元,如果計及今年1月27日新地以6.06億元成功投得大圍住宅地皮賣地收入,合共約有50億元,遠遠低過預算案的330億元。

不過政府賣地收入除了地皮招標外,亦包括私人項目補地價收入。政府至今補地價收入大約有66.5億元,換言之,整體來自土地收入大約有110多億元,比預算案的賣地收入少了200多億元,亦是連續三年政府賣地表收入少於私人項目補地價收入,這種情況在香港過往賣地記錄可算非常罕見,充分反映發展商投地意欲極低。

在香港眾多發展商中,新地可算是近年最積極投地發展商。政府今年只成功售出3幅住宅地,第一幅是去年7月17日,新地以6.19億元投得沙田小瀝源源順圍住宅用地,樓面呎價為3,952元;第二幅是去年10月29日,華懋以10.2億元投得沙田小瀝源沙田圍路與小瀝源路交界用地,樓面呎價為3,357元,相比第一幅便宜約15%;第三幅是今年1月27日,新地以6.06億元投得大圍美田路住宅用地,樓面呎價為3,128元,相比第一幅足足平了21%。

新地積極在沙田投地是策略

在香港政府今個財政年度,目前一共售出三幅住宅用地,而新地便佔了其中兩幅,反映新地對香港住宅樓市長遠相對審慎樂觀。此外,新地積極在沙田投地,其實亦算是一種策略。

以第一幅小瀝源住宅用地為例,新地鄰近有一個樓盤瓏珀山正以貨尾形式開售,新地不希望讓其他發展商以超低價投得,以免影響瓏珀山售價。此外,新地投第三幅大圍美田路住宅地,亦是新地於去年8月以12.1億元完成大圍香粉寮項目的補地價,因此這兩幅大圍住宅用地可以產生協同效應。除此之外,新地在西貢十四鄉西沙路以196億元完成補地價,創下本港補地價金額紀錄。

該項目名稱為「GO PARK」,可供應約一萬伙單位,屬於新地今年重頭戲,皆因新地已籌備這項目超過20年,因此不想讓其他發展商以超低價投得沙田住宅用地,以免影響他們在西沙路項目的銷售價格。

由於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沒有推出工商業用地,只推出了三幅「蚊型」住宅用地,而最後一幅住宅用地位於東涌,並非甚麼貴價地皮,無法改善賣地收入,因此香港政府賣地收入注定創新低。